|
|
| « | October 2025 |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IMAGE_031.jpg

|
|

|
| Blog信息 |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336 评论数量:1090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2400601 建立时间:2004年12月4日 |

| |
|
[网络教育]詹姆斯·泰勒:远程教育技术全球展望 原创空间, 情感绿洲
我不能发帖子呢?难道我触犯了右派利益吗?岂有此理!!!!!!!!!11 发表于 2004/12/29 12:52:31 |
| 詹姆斯.泰勒:远程教育技术全球展望http://www.chinaet.org/open.asp?kind=2&id=1063
詹姆斯·泰勒 202004-12-22 下午 08:10:19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舒皮特(Jeseph Schupeter 1934)曾经预测,每五十年左右,技术革命都会引发一些巨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工业将被新型的产业所替代,正如从蒸汽机、铁路、电力、汽车到信息技术的变化过程一样。人们发现,技术变化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在过去的38年中,有五千万人使用广播媒体;而后仅仅13年,电视用户就达到5千万人。而英特网仅在五年之中就拥有了5千万用户。2003年一年的用户就达到一亿。这种惊人的速度使我们看到了网络的世界。据2004年的 统计,全球使用网络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亿4千5百万。促进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包括全球文化和商务;以及新知识新学科的快速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的影响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渗入。最近IBM的一篇报道预测了未来13年全球在教育上的支出将会以3倍的速度增长,即达到4.5万亿。世界银行希望至2025年高等教育学生数将能够从7千万增至1亿6千万。我们同时观察到知识爆炸的趋势:自1985年以来相关文献的90%以上的产品都是涉及到技术领域的。诸如生物技术、天文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还有环境科学等学科。为此,正如美国密执根大学校长所讲的那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目前高等教育的范例、教学的性质、院校的组织形式、投资的方式以及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今,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英特网都可以被看作为是唯一的一种提供可变性成本效益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企业与教育院校将能够为在职的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专业进修机会。作为通讯成本决定因素的距离上的消失,或许将成为确定21世纪头50年社会形态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推动力。Dolence和Norris(1995)认为,产业到信息时代的过渡期会缩短,但关键的问题是组织机构必须从那种僵化的、教条式的管理形式转变为“快速、灵活、动态的”管理方式。
500)this.width=500'> 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许多院校都在进行着变革式的尝试。如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与全球通讯集团的皮尔逊出版公司在2001年合作开发了一门新的网络MBA学历课程,一改了800年的大学规则。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剑桥大学又放弃了他们的由衷。然而牛津大学与斯坦福、耶鲁大学的合作却是成功的。目前他们已经提供了50多门在线的短期课程。此外,泰国苏可泰大学、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非洲虚拟大学、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和凤凰城大学在开发网络课程、提供学习支持方面也各具特色。如阿萨巴斯卡大学在网络上为各项服务制定的标准非常明确。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可获得相关的服务项目。如一般化的信息、管理服务、图书馆服务、课程资源服务、电子通讯辅助、教学支持服务和有关咨询、建议和听取意见的服务等。凤凰城大学在扩大网络教学的同时赢得了更高的收入,仅仅9个月的时间便使大学收入增加了60%,教学联合体的出现也是目前网络教学的一大特征。然而成功与失败并存。英国电子大学的昙花一现,使我们看到政府的投入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由于极为有限的学生数额,成本大大加大,电子大学最终导致了失败。而21世纪全球大学和世界大学网目前则还在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无法判断其未来的发展。远程教育发展的另一种形式便是新涌现出的企业大学。如迪斯尼大学、麦当劳大学、摩托罗拉大学、丰田大学和通用汽车大学等办学模式。远程教育入门能够使众多学习者进入网络学习的环境,而国际远程学习课程发现又能够使学生在任何地方能够获取远程教育的资源。如今这一网站汇集了130个国家的5万5千多门课程。根据美国网络学习研究人员推断,2005年网络学习将会成为网络最主要的应用形式,公司对网络学习的投入也会从2001年的2.1亿增至到33.4亿美元。
为此,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知识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管理层将面临着许多实际的挑战。许多文献记录了企业为应对新的竞争挑战和市场需求而进行的重建、重组。然而由于组织内外的保守思想和负面压力,一些大学通常对变革持抵触情绪。在分析应对变化压力的同时,我们已经观察到应在如下诸方面考虑我们的政策:(1)日益发展的技术能力;(2)更多顾客的多种需求以及他们对服务水平的期待;(3)人们对质量保证、操作管理和政策标准的关注;(4)持续改革的需求;(5)高质量的工作要求等。当信息经济形成势头时,倘若不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那么大学依然只能停留在过去。为此发达国家管理者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使我们的服务人员具备应有的素质。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传统大学在发展网络教育时缺乏系统性,改革仅仅来自一些个别的教学人员,通常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在实施教育技术应用时所采取的措施是:战略上筹划;系统性合成;全局性覆盖。大学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南昆士兰大学成为提供跨国教育的世界的先驱。目前大学的发展体现了双重模式办学的特点,大学不仅为远程在线的个别学生提供课程,同时还为在校生乃至分散的学习中心提供服务,其国际学生已经遍布106个国家,达到6843人(2004)。
在发展远程教育技术五代模式的过程中,南昆士兰大学开展了对不同媒体使用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加强了对学生行政支持、教学支持的变量成本管理以及对课件设计与开发可变成本的管理。在开发内容管理系统与合成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通过开发XML扩展标记语言,搭建合成信息库和网络自动服务系统。在管理出版固定成本的过程中,开发多种媒体,形成了电子应用的学习环境。采用南昆士兰大学帮助系统(USQAssist),在近20万学生访问中,其成本仅仅是5万澳元,而若采用电话处理方式成本就要100万澳元。此外,提供学生支持人员的工作时间也大大降低,通过使用自动生成系统,回答电子邮件、电话和面对面的询问,员工节省了25%的时间,可见成本效益的有效体现。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院校只有坚持一体化综合利用的方针才能在竞争中具有真正的优势和实力。要促进组织机构的生存与繁荣,院校必须紧跟网络的发展,要坚持持续的、根本性的改革。电子革命创建的新的技术环境必将带来一个全新的人文环境。
(作者为ICDE主席、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副校长(教学与全球学习)、教授;本文为作者今年12月1日在中央电大所作的报告;译者:李亚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