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skyleafBEIDA
-- 发布时间:4/23/2008 10:01:00 PM
-- [原创] 走进pku,回首漫漫考研路(3)——高等数学复习篇
开篇 “废话”:数学和专业课很重要! ——数学和专业课都是150分,分值之大,必须引起大家足够重视。而每年的考研结果,大家在政治英语上差别并不明显,往往都是得数学或专业课者得天下。所以,这两门课可以说决定了大家的成败,它们很重要! 由于北大的数学是单独命卷,所以数学也可以说是专业课,特别是其离散又是一大特色科目。所以,离散、DS、OS这几门课难免有些公共问题,这里不妨先和大家讨论: 1.以指定教材为中心。如果问我这两门课的复习最核心的是什么?答案就是“以指定教材为中心”。如果说政治复习你不用大纲解析而是用比如任汝芬老师的序列一等来代替的是“可以”的话,那这两门课你不采用指定教材而自谋出路的话那你几乎是在“自谋死路”。实际上,我的建议并不仅仅是让大家拿指定教材来作为复习资料,而是要把它作为专业课复习的中心,如同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地位去定位教材在专业课复习中的重要性。切忌的一点是只是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拿教材当作学习材料,以后就一直陷入“××考研指导”、“××习题全集”的题海中。另外也不用再去看其它教材(本科这几门课的教材若是较好也还可以当作参考),我去年这几门课的复习都是只看了指定教材。指定教材最好要看3遍以上(第一遍扫着看,划出不太明白的地方,第二遍精看,理解要领,第三遍总结的看,建立课程体系),要把指定教材是贯穿专业课整个复习过程的枢纽!切记:指定教材is the most important! 2.抓住pku提供的与指定教材相关的资料。比如离散、DS、OS三门课的官方网站上都提供的ppt、学生作业题(可惜的是没答案)、课程论坛,DS和OS的07年复习大纲(官方提供,但08年开始教育部下规定不许再提供大纲,所以最新也只有07年的。离散没有官方大纲,但网友也总结了不少重点。对待大纲的态度大家一定只能是以其为重点,复习还是应该全面),离散和DS的配套解析(离散是08年刚出的,对大家是个好消息。OS一直没有,但网上可以弄到一些课后习题答案,应该是某些善良的pku本科生提供的^_^)。大家应以教材为中心,这些资料做辅助、巩固用。 3.是否需要去上PKU本科生的课?个人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身在北京+离PKU不远+抽的出时间去上课而不至于耽误自己计划)可以去上。离散可以去上这学期的课,应该是屈宛玲老师讲的代数结构,讲的还是不错的。下学期的集合论和图论就不用上了(集合论比较简单,上图论已经是考研复习的后期了时间宝贵)。DS和OS都是下学期开课,个人觉得值得一上,因为可以了解到老师关于这门课程对北大本科生的要求从而调整自己的复习(一般来说DS和OS考研题和北大本科生考试题难度相当),了解到老师们除了写在教材里的关于这门课的其它东西,还是比较有用的。并且可以趁下课请教老师些问题(我去年就去问过陈向群老师数道问题,感觉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张老师则偏严肃一点没问过题不过她人也很好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打扰正常的上课秩序,这一点老师都不喜欢。 4.历年真题如何使用?首先建议大家对每门课专门腾出一个笔记本用于做真题(可以几门课共用一个本)。然后每年的真题要专门腾出时间来一次性无干扰的全部做完,就当真正考试一样。离散、DS、OS大家有精力可以做90-08年的,可能有点多,不过我去年是把90到07的18套题都做了,感觉90年代的题都比较简单,举数据结构为例来说,多为简答题或者应用题,算法题相对少一点(可能那会计算机还不普及对大家动手能力要求不高),而近几年的题出的稍难些。大家可以在11月做完90-97年的(这几年的DS和OS分开命卷,98年后合卷),12月拿98-07年一套一套的完成模拟考试(可以每题上午考一门下午考一门,其它时间用来批改或者复习),每套题控制在2小时45分钟答完(到时间了答不完也停笔,可以在批改前有时间再拿出来做,但不计入本次测试的成绩,对自己要求要严格)。注意的是要在做真题期间得到成长,比如心态的调整,答题时间、顺序的安排,突发情况的处理,答题经验的总结,自己长处的发挥和弱处的补足等。08年卷放在1月做,这可就是最后的模拟了呵呵。真题答案网上能下载到网友做的,大家不妨拿来看看(logician兄的离散真题答案价值较高,赞一个!),也可以和研友讨论,互相分享彼此经验教训,而更重要的是去教材上找答案,因为真题虽然高于教材,但毕竟源于教材,并且使用真题的最大目的就是巩固知识。批改真题时,不妨在题目旁边空闲处写上这一题的主要考察点和自己做这一题的得与失,批改完后不妨就这一套题自己的发挥再写些总体评价,成长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的。真题做完后还得多拿来温习并总结。就多年的真题还可以看出老师一般的命题题型、规律和重点知识内容,从而调整自己的复习。 下面细谈数学(高数、离散)和专业课(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复习。 数学:北大的数学即计算机数学基础,是高数+离散,考试范围见官网。 高等数学:关键点:教材,复习全书,真题。 北大指定的高等数学的复习教材是同济大学编的高教出版的《高等数学(第五版)》,这本教材也被许多学校采纳为高数的教学教材,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所以可以说高数是这四门课中最容易上手也最简单的,所以高数这块我只简单谈谈: 1.教材。大家对于高数教材还是应给予足够重视,体现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还是以教材为主,仔细研读教材,把书上的定义,定理(包括证明),例题认真的看过来,打下好基础,接下来的复习可以以复习全书为主(也有研友建议仔细做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应该也可以,不过我去年是跳过了课后习题直接看的复习全书),但是教材还是要多温习,一个是没事多翻翻重要定理,二是在复习全书上碰到了不熟的知识点还是应该去教材中找出处。在复习后期应能对书上的重要定义、定理和常见解题方法了然于胸,并且重要定理要会证明。 2.复习全书。高数同离散、DS、OS不同的一点是它的复习可以不以教材为中心。我去年复习时是第一遍高数复习看的教材,接下来的复习就以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为主了,此书全名:《2009考研数学复习全书(理工类.数学一)(赠送《全书习题全解》)》(其实可以不用买新的,如果能在旧书摊上买到前两年的并且书上划的不多也可以,此书已比较成熟,每年变化不大)。感觉这本书还是不错的,知识点比较详细,该介绍的题型也都有。这本书可以这么用:第一遍看时把每章每节的知识点和例题仔细看,然后认真做每章后面的训练题,到第二遍看时知识点就应带着总结的看,然后把每章的例题当成训练题同样对待,即第二遍看时例题和训练题都需要做。看完第二遍就不需要再将此书完整的看第三遍了,在以后需要什么直接看什么即可,看完第二遍可以做真题了。嗯还需要补充两点:1.北大只考高数一部分,所以《复习全书》中不在范围之内的当然不用看。用的上的应该是200页左右,不算多。2.除了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比较流行的高数复习资料还有陈文灯老师的《复习指南》,应该说这两本书哪本书都可以,大家不必太过比较。不过个人感觉李永乐老师的书对基础更注重一些,而陈文灯老师的书稍偏重解题技巧,所以更推崇用李永乐老师的书一些。 3.真题。高数在近两年的考研题中都是6题,每题10分共60分。个人觉得高数题目特点是比较注重基础, 大多数题都是基本题,但部分题也比较灵活要求对重要定理理解较深或者是定理的条件比较熟悉。北大的高数题大多都注重考察解题思路而不注重计算量,所以常常是或者想不出怎么做,或者想出来之后也就几行就能搞定。但是近年来出题风格开始有变化,部分计算量大的题目开始出现,证明题也渐多,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下07,08年题,估计明年的题难度和它们相当。高数真题没有答案,但是论坛里有carroty兄发的他的答案贴,链接是:http://www.ieee.org.cn/dispbbs.asp?boardID=67&replyID=53507&ID=36143。答案基本正确,大家可以拿来参考。 高数大家看好书,多做题,重视模考训练,多总结,肯定能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这里给出系列的链接: (1)自我定位篇:http://www.ieee.org.cn/dispbbs.asp?boardID=67&ID=60645 (2)政治英语复习篇:http://www.ieee.org.cn/dispbbs.asp?boardID=67&ID=60824 (3)高等数学复习篇:http://www.ieee.org.cn/dispbbs.asp?boardID=67&ID=61732 (4)离散数学复习篇:http://www.ieee.org.cn/dispbbs.asp?boardID=67&ID=61733 (5)数据结构复习篇:http://www.ieee.org.cn/dispbbs.asp?boardID=67&ID=61734 (6)操作系统复习篇:http://www.ieee.org.cn/dispbbs.asp?boardID=67&ID=61735 [此贴子已经被admin于2008-4-24 23:28: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