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Library]第三届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侧记(070515) |
明蓝 发表于 2007-5-15 23:29:17 | 今天是第三届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的第一天,上午报到,下午开幕,领导致辞后孙坦老师做主旨报告。
孙坦的报告是关于VDL的,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DL了,还多此一举VDL?既然是DL了嘛,本来就包括V的含义啊。不过没关系,可以给DL一个定义,再给VDL一个定义,只要能自圆其说,概念上的事就不较真了。
报告中的理念很吸引人也很有启发,非常地2.0。简单记一下(免责声明:笔记其实也是个性的,其中或许会有我自己的“曲解”。)
报告从一个调查说出去,先给我们当头一棒:读者不仅仅不太愿意来物理的图书馆,即使是网络图书馆(狭义可理解为图书馆网站),用户肯来的比例也不高;即使用户肯来网络图书馆,对信息需求的满意度也不高。
总之,用户不会脱离手中的应用或者说是正在浏览访问的网站专门来到图书馆(物理的也好,网络的也罢)。
我们怎么办:我们需要时刻记住用户的质问:如何把你的数字图书馆装进我的pubMed?(pubMed意指用户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吧,我想。)图书馆应该与用户一起,到用户那里去构建和维护用户自己的信息/知识环境,而不仅仅着眼于构建图书馆的馆藏。
总之,我们必须走出图书馆的范畴,在今天和未来的时代中探讨DL。这样的理解中,图书馆将有三个角色:
1.
VDL系统的开发者与建设者,VDL应无缝、透明如氧气(E-scicene不在任何大型仪器大型应用中,而只存在于用户的科研过程中.所以,DL要无缝地融入到用户的科研过程中,而不需要用户专门来图书馆或来访问图书馆的网站)
2.
用户个性化信息环境的设计者与实现者和维护者(科学研究的水平与其引用\参考的文献资料成正比,图书馆应该有责任帮用户分析与实现最适合用户的信息环境)
3.
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与提供者(学科化馆员或者学科化服务)
三个角色的核心:从图书馆的大楼中走出去,化整为零,让服务与资源走进用户中。
|
|
回复:第三届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侧记(070515) |
胡e刀发表评论于2007-5-22 15:34:04 | Mr.花生壳,您的上课课件是否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
|
回复:第三届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侧记(070515) |
abby's student(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5-16 20:53:18 | 呵呵,花生壳你真是个有心人啊。DL不在乎什么概念,关键是通过人与物把它做出来并且RUNNING;也不管它有多远和多近,反正在有心的人的眼里它就在那儿,时髦与否又有谁去理会呢?
|
|
回复:第三届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侧记(070515) |
炜不上课?(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5-16 11:05:17 | 近水楼台不得月,外来和尚好烧香。
|
|
回复:第三届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侧记(070515) |
斋主(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5-16 2:48:55 | 看看DL有多时髦,你就知道它离图书馆有多远!
|
|
» 1 »
|
.: 公告
我的分类:“春雨楼头”是平时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虑,不涉及专业。“平芜尽处”是专业上的所想所惑,不局限于任何主题,day after day主要是英文学习方面的。从2007年8月份起,专业上的内容都放到“图林茶”中去了,这里只写专业以外的东东啰:)。
|
|
« | December 2019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blog名称:花生壳 日志总数:450 评论数量:771 留言数量:6 访问次数:7050183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4日 |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