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公告 |
愚人涂鸦,请多批评. |
Blog信息 |
blog名称:荷香小筑 日志总数:82 评论数量:201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535968 建立时间:2005年9月29日 |

| |
巴别塔的重建---语言消亡和全球化  原创空间, 读书笔记
hxxz 发表于 2007/10/29 10:08:29 |
前不久读了一编小报道,说科学家通过研究预测90%的人类语言将于2050年从地球上消失。
目前地球上共有大约6000种语言,但其中4%的语言属于常用语言,它们的使用者占全球人口的96%以上,科学家们呼吁要象保护稀有动植物一样对人类语言加以保护。(不过科学家们的呼吁还是得到了响应,以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2月21日宣布为“国际母语日”。)
不过我读到这个报道后,脑子里冒出来得第一个词是:巴别塔。
根据《圣经·旧约》记载: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了城池。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
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已冲入云霄。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上帝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由于语言不通,人类最终也未能建立起巴别塔。
试想,随着人类的语言的消失(其实是语言的统一),也许有一天人类可以象圣经里记载的祖先一样,使用同一种语言,而那个时候可能就是把别塔重建的时候!
问题出现了,即使抛开重建巴别塔这样神话不说,语言的统一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更容易促进种族的融合,集中全人类的智慧,减少种群间的隔膜冲突等等,那为什么还要保护那些落后的种群的语言呢?
我查了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国际母语日”的宗旨:“纪念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都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
乍一看没明白,既然要促进世界人民的团结,统一语言不是更好吗?毕竟讲同一种语言的人更容易交流。
多读了两遍,里面的意思才渐渐清晰,概括起来就一个词:包容。他们的价值取向是各个文明不论发展阶段,都是平等的,应该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和他们到处嚷嚷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也希望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其实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物种的灭绝也是自然的选择,何必要人为的保护和干预呢?事实上,目前的人类也很难阻止物种灭绝的趋势,因为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发展的选择。
暂且我们将我们将文明比作物种来分析这个问题,物种的灭绝有以下几种原因:1)生境交替,2)过度收捕,3)化学污染,4)气候变化,5)物种的引进;
我们着重说一下“气候变化”和“物种的引进”两个原因。
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灭绝是指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某个物种赖以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导致灭绝。
科学家认为:猛犸象、剑齿虎的灭绝就是气候剧烈变化导致的,而文明的消失,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楼兰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这些文明的消失就类似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灭绝,属于天灾;
物种的引进导致的灭绝是指:在一个区域或一个稳定自然生态内引进一个新的物种,可能导致这个区域或系统内原有物种的灭绝。
澳大利亚似乎是这方面的问题的博物馆,在英国殖民者到来前,澳大利亚岛上的动植物还自成一体,没有豺狼虎豹,食肉动物只有一种小型的有袋类动物和数量不多的野狗,英殖民者引进了狐狸,为的是有个打猎的对象。结果狐狸在这块乐土上迅速繁衍,很快就消灭了20种本地的动物,并威胁到另外40多种的动物的生存;温顺可爱的兔子是随第一艘移民船落户澳大利亚的,它们以每年100多公里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兔子所过之处,像蝗虫一样,风卷残云般地吃光了仅有的一点绿色;在澳大利亚,鲤鱼也被视为一害。自引进后,这种鲤鱼大量繁殖。它们数量多,肚子大,吃光了水草,把本地鱼种推到了灭绝的边缘,澳大利亚人把它们称作“水兔”,与坏了名声的兔子相提并论。
而文明的消失,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玛雅文化。当然关于玛雅文化的灭亡,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但是从目前掌握的知识,我比较倾向这样的解释,首先,玛雅文化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就像被大海隔开的澳洲大陆里的生物一样,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发展,但是在西班牙殖民者来到南美大陆以后,辉煌的玛雅文明就很快消亡了,就像是澳洲本土生物遇到了从外部大陆来的狐狸和鲤鱼一样。
还记得风靡一时的<<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吗?为什么风靡,因为它再清晰不过地阐述了一个事实:全球化已经不可逆转的发生并作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全球化就像是一个剧烈地壳运动,将所有的大陆连接起来,不再有澳大利亚一样的封闭大陆,所有的生物必须打赢这场生存战争才可以获得生存的权利!文明也一样!语言更是这样!
除非全球化的进程发生逆转,否则语言的消失,文明的兼并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许不久的将来,人类只有一种语言。
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也许是: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
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已冲入云霄。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上帝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 |
|
回复:巴别塔的重建---语言消亡和全球化 原创空间, 读书笔记
小小马(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1/24 15:35:44 |
三国演义开头有句话可以总结,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
回复:巴别塔的重建---语言消亡和全球化 原创空间, 读书笔记
神睿(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31 20:00:59 |
老哥你文笔太好了,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我决定向老哥看齐,以老哥你为目标!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