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公告 |
暂无公告... |
Blog信息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3 评论数量:1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36775 建立时间:2006年5月8日 |

| |
当民意对决利益集团,单独看还不怎么刺目,如果放在一起说,就有些令人沉重了! 所见所闻
zhengzhuangbo 发表于 2006/11/6 13:58:45 |
当民意对决利益集团 肖余恨 现在有些事,如果单独看还不怎么刺目,如果放在一起说,就有些令人沉重了。这两天,尽管有消息说上海的房价降了10%,还是有专家发出恐怖的预言:中国房价还要再涨二十年,这不能不让已经气喘吁吁的老百姓目瞪口呆!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跌至今年底谷,但强行涨价时声称与国际接轨的有关部门,一直按兵不动,静待国际油价反弹,好证明自己不轻易降价的远见。城管执法,将小商贩的摊子给踢了,老百姓却一个劲地同情小摊贩,对维护市容执法的城管不以为然。公车改革是个很大的动作,因为能够享受公车的,都是掌握话语权的一定级别的官员,尽管从规章制度来看,只有少数公仆才能够享受“公车”待遇,但只要一坐上就下不了了,如果要下来,必须拿“补贴”来换,所以公车补贴这种并不得人心的东西,倒成了改革“创举”了,尽管老百姓对此啧有怨言。再看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养路费之争。别说交通部门续征的法律依据已经不复存在,就是有这么一个法律,如果反对征收的民意如此强烈,恐怕都不能不考虑对相关法律的审查:收容法不就因为不得人心而被废除了吗?在几乎除了与之相关的利益部门之外,不管有车没车,社会一律表示反对的时候,这种征收的合理性就大成问题了。药价一直虚高不止,虽然不断降价,但低价药反倒不见踪影,换个马甲贴个标价签就“摇成一变”成昂贵的新药了,不过,只要改革,就总拿涨价说事,江苏就拟进行医疗价格调整举行听证,其中137个项目有125个拟涨价——这年头,一说听证,全中国人民都笑了,因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尽管江苏的这次听证,可能会“去掉一个最高分”,但肯定会以有关部门满意的“价格”昂然通过听证,哪怕老百姓骂声不绝!这倒让人想起一则反映民意的段子:罚款和创收在一起,听证和涨价在一起,改制和鲸吞在一起,考察和观光在一起,冤案和刑讯在一起,研讨和吹捧在一起,矿难和官股在一起,数字和升官在一起,买官和卖官在一起,毕业和失业在一起,出道和卖身在一起,偷情和隐私在一起,呵呵,你和谁在一起?是的,我们置身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社会里,我们又和什么在一起呢?我们置身在一个民意和利益集团对决的社会里,我们和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一起。作为社会的一份了,我们总是处在不同意系统里。在这一系统里,我们可能是即是利益者,在另一系统里,可能又是弱势者。强势和弱势都是相对的,只有那些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的人,才能够打通系统间的壁垒,以权力、金钱、关系置换成硬通货,在这个社会里如鱼得水、占尽先机。但是,不管怎么样,一个社会,如果即得利益集团,在和民意对决的时候,总能够不管不顾,环左右而言它,理直气壮地继续利益之旅,恐怕不是好事,这必将增加系统间和和谐磨合的社会成本。矛盾可以被忽视,但不可能消弥,累积起来的矛盾,总会寻找爆发的基点:这也正是无直接利益冲突为什么盛行的客观因素之一。一个和谐的社会当然也会有矛盾,但这种矛盾会在正当的反馈机制中,得到及时反应和逐步解决。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会不断地面临民意与利益集团对决的这种局面。利益集团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它们总会在一定时间内占有上风,但不会永远占据上风。在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今天,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社会冲突就会更加剧烈。不能指望公民的耐心会支撑他们的信心,只有党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让老百姓有信心的时候,老百姓的耐心才会延续下去。和谐社会,就是从一个个利益集团得到约束,就是从一件件具体个案中的民意得以充分尊重,而实践,而建成的。它没有终点,永远都是过程。光明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