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爱的事业和真正的爱情一生只有一次,都值得我们温柔地相待,因为那种感觉是永远都无法复制的, 这世界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你不好好珍惜,它便会离你而去,包括机遇,包括爱情,包括生命。 不要找任何理由, 当幸福在你身边的时候就抓住它,你就一定会很幸福! |
时 间 记 忆 |
« | Octo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blog名称:玻璃杯中的花生壳 日志总数:162 评论数量:249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829950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4日 |
 | | |
|
|
Builder模式定义: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Builder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可以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Builder模式是非常类似抽象工厂模式,细微的区别大概只有在反复使用中才能体会到.
为何使用?是为了将构建复杂对象的过程和它的部件解耦.注意: 是解耦过程和部件.
因为一个复杂的对象,不但有很多大量组成部分,如汽车,有很多部件:车轮 方向盘 发动机还有各种小零件等等,部件很多,但远不止这些,如何将这些部件装配成一辆汽车,这个装配过程也很复杂(需要很好的组装技术),Builder模式就是为了将部件和组装过程分开.
如何使用?首先假设一个复杂对象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Builder模式是把复杂对象的创建和部件的创建分别开来,分别用Builder类和Director类来表示.
首先,需要一个接口,它定义如何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件:
public interface Builder {
//创建部件A 比如创建汽车车轮 void buildPartA(); //创建部件B 比如创建汽车方向盘 void buildPartB(); //创建部件C 比如创建汽车发动机 void buildPartC(); //返回最后组装成品结果 (返回最后装配好的汽车) //成品的组装过程不在这里进行,而是转移到下面的Director类中进行. //从而实现了解耦过程和部件 Product getResult();
}
用Director构建最后的复杂对象,而在上面Builder接口中封装的是如何创建一个个部件(复杂对象是由这些部件组成的),也就是说Director的内容是如何将部件最后组装成成品:
public class Director {
private Builder builder;
public Director( Builder builder ) { this.builder = builder; } // 将部件partA partB partC最后组成复杂对象 //这里是将车轮 方向盘和发动机组装成汽车的过程 public void construct() { builder.buildPartA(); builder.buildPartB(); builder.buildPartC();
}
}
Builder的具体实现ConcreteBuilder:通过具体完成接口Builder来构建或装配产品的部件;定义并明确它所要创建的是什么具体东西;提供一个可以重新获取产品的接口:
public class ConcreteBuilder implements Builder {
Part partA, partB, partC; public void buildPartA() { //这里是具体如何构建partA的代码 }; public void buildPartB() { //这里是具体如何构建partB的代码 }; public void buildPartC() { //这里是具体如何构建partB的代码 }; public Product getResult() { //返回最后组装成品结果 };
}
复杂对象:产品Product: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 { }
复杂对象的部件:
public interface Part { }
我们看看如何调用Builder模式:ConcreteBuilder builder = new ConcreteBuilder();Director director = new Director( builder ); director.construct(); Product product = builder.getResult();
Builder模式的应用在Java实际使用中,我们经常用到"池"(Pool)的概念,当资源提供者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需要被很多用户反复共享时,就需要使用池.
"池"实际是一段内存,当池中有一些复杂的资源的"断肢"(比如数据库的连接池,也许有时一个连接会中断),如果循环再利用这些"断肢",将提高内存使用效率,提高池的性能.修改Builder模式中Director类使之能诊断"断肢"断在哪个部件上,再修复这个部件.500)this.width=500'> |
|
|
回复:设计模式之Builder |
[ 2006/8/9 14:10:04 | By: littcricket(游客) ] |
1.定义一个接口,构造部件的各个部分2.创建一个类,存在一个构造函数注入上面的接口,存在 一个方法将上面各个部分连接起来3.接口的具体实现4.调用(接口的具体实现;组装;得到结果) |
| »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