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芜尽处]昆明年会观点记录之二: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
李南生的主旨报告“建设图书馆之城,构建和谐社会”所做的记录:
03-05年,酝酿提出“图书馆之城”的目标,并提出要建设深港澳的图书馆网络。觉得李的发言着重在资源,让我有个疑问,读者在哪里,用户在哪里?她总结了总分馆的三种模式(主馆只做专业指导;主馆总控财政;与机构、公司的图书馆合作。这三种模式在深圳图书馆之城中都存在。)李南生认为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持续的财政投入是图书馆发展的保证,公共事业应由政府买单,然后图书馆要用好政府的钱。(我的问题:如何保障持续的投入?立法吗?这么大的投入如何保证能用得好?如何监督?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没有错,但是如果图书馆只依赖领导的重视才能发展好,实际上这样的发展也是畸形的。不过几千年来的官本位不可能在近几年改善很多,我还是佩服深圳的勇气)。
她讲了六点,我只记下来四点:
3.观念创新与实践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实图书馆不需要太多的观念创新,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服务才是正理。公共图书馆的宗旨与理念还是比较完备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实现。)
4.搞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
5.搭建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是图书馆的业务重点。
6.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是根本的途径。
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的发言“藤蔓再长,瓜落故乡 —— 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定位的思考和实践”,把一个尖锐的话题阐述得从容不迫,如行云流水,让我非常地喜欢。其标题引用自一篇报道浙商的文章,也让我非常地喜欢。
当然,褚馆长也未能免俗,先从杭州市政府由抓经济转向转文化的背景说起(这个没有法子,图书馆是有依附性的,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他提到在一些领导、市民的观念中,图书馆就停留在书的借还上。很多图书馆的理念与市民的沟通不够,无法把理念纳入与市民的交流中。
褚馆长以在书店看书成为城市一景说开来,提出公共图书馆是穷人的大学,要更加关注普通的老百性。让他们自由、平等地走进图书馆,像走进自己的书房。免费、公益的知识服务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企业模式的引进,也应该从提高效率的角度而不是着眼于盈利。因此,他们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提出了《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公约》。
另外,褚提到要重视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评价,加强与公众的互动,而不是闭门造车(图书馆多的是馆员自以为是代替读者发言)。也提到了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结构再优化也无法满足图书馆的需求,因此需要有大量的外援,志愿者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专家学者、掌握某一技能的人才、普通的志愿者)。这一点我很赞成,我从来都认为读者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需要对读者进行“开发利用”。也提到资金问题,好像有一个杭州图书馆发展基金会。
我现在很想拿到李南生副局长和褚树青馆长的发言全文,可惜学会估计不会发布吧。另外,还有杭州公约的全文。也很纳闷浙江的文化共享工程居然由组织部牵头,我听错了吗?
总觉得杭州联盟是自发的,是自下而上的;而深圳图书馆之城则是自上而下的,效果到底哪个好我还说不上来,很想跟踪一下,但至少在成本上,杭州的要低得多吧。
|
|
回复:昆明年会观点记录之二: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
河边的话偶不懂。
|
|
回复:昆明年会观点记录之二: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
河边(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8/4 13:41:33 | 中国的事情,一般要先会看,然后才会听……
|
|
» 1 »
|
.: 公告
我的分类:“春雨楼头”是平时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虑,不涉及专业。“平芜尽处”是专业上的所想所惑,不局限于任何主题,day after day主要是英文学习方面的。从2007年8月份起,专业上的内容都放到“图林茶”中去了,这里只写专业以外的东东啰:)。
|
|
« | Septem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我的分类(专题)
|
blog名称:花生壳 日志总数:450 评论数量:771 留言数量:6 访问次数:7289082 建立时间:2004年11月4日 |
|
.: 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