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ctober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公告 |
暂无公告... |
Blog信息 |
blog名称: 日志总数:114 评论数量:83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427470 建立时间:2005年11月25日 |

| |
小步快走 - 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论 原创空间, 网上资源, 软件技术, 电脑与网络, 科学研究
豆浆油条 发表于 2007/11/2 12:13:12 |
几年前在互联网正火的时候,听到过思科公司介绍其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他们没有一下子去建设一个多么宏伟的大系统,而是一步步去实现。每一步实现一些功能,能够做一些事情,就把这部分先用起来。然后再去做下一步… …
当时听了,没有太以为然,因为这毕竟是发生在思科的销售代表组织的一次所谓高层交流中,总给人一种卖设备的”忽悠”的感觉,而且这个所谓”方法”,一方面听起来没有多”深刻”,另一方面也与我们传统所学习的”需求分析”-”总计设计”- …之类的理论不大一样。
然而,随着看到和经历更多的信息系统建设,逐渐深刻领会到这个方法论的价值与实用性。
这种方式的好处有很多:
1、风险小。不用怎么担心服务商不合适,产品选错了等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发生的概率,应该说并不低。
2、见效快。走一步,见一步成效,总比做上一两年才搞定,才开始发挥发用,要好得多。事实上,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才搞定的系统,用起来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是一点点用起来,一点点发挥成效。
3、内部阻力小。这实际是上述两点的必然结果。每一步的付出小,同时每一步都有内部受益者,这样当然就要好推进许多。
4、灵活适应需求。事实上想预先把需求想得清清楚楚,本身就不那么容易,更何况业务是不断发展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小步快走的方式,就使得每一次要面对有限的需求,只需适应短周期的变化(短周期往往意味着无变化),适应起来就要容易多了。
当然,另一方面,小步快走往往会让人产生一些担心:
1、方向没走对怎么办?
2、怎么保证分散的每一步能适应大方向? - 没见过建鸟巢是这样”小步快走”的吧?
其实这些问题也很简单:
1、小步走,走错一步就退一下,总比一下跨越好大一块退起来要容易。至于如果你会连续走上N步都浑然不知,以至于要退两三步,那估计你一步到位时出错的机率也非常之大,所以还是小步走合算。
2、局部与整体的一致性问题,其实这个才是核心。我的理解是,这个问题在关系数据库出现之后,就不再是多大的问题了。其实应用与数据,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分离的。比如你可以用一种方法把数据存进去,再用另一种方法把数据展现出来,这里面实际大家在数据结构方面讲的是相同的语言。而且,不同部分的数据,其实也很容易在很标准的关系数据库中按标准的方法结合起来。
当然,小步快走,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在走一步时,还是要适当地看上两步、三步,看一下路在何方。这里面,当然一些基本的信息系统的素养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子另外再举)
回过头想一想,思科的这种做法,确实有其深刻的道理。当然,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做为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确实要面临太多的变化。然而,在今天这个时代,这样的情况,不是太多了吗?
转载自:dinosboy网站 原文地址:http://www.dinosboy.com/index.php/archives/37 |
|
回复:小步快走 - 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论 原创空间, 网上资源, 软件技术, 电脑与网络, 科学研究
真不准发表评论于2007/11/3 18:13:34 |
如此小步快走,前提是把握正确的方向。正如文中所说,如果看不到总体,大部分小步作用有限,甚至有错误导向。 |
|
» 1 »
|